`
主頁 / 學與教 / LAPS課程
音樂

音樂科本科特色

 

藝術教育校本發展方向

推廣普及藝術,令每個學生都能夠接觸藝術並喜愛藝術,進而發展他們的共通能力和發掘自己的潛能。

 

本科目標:

透過創作、演奏及聆聽的綜合活動,學生獲得豐富和全面的音樂學習經驗,並達致音樂科課程的四個學習目標。

1.   培養創意及想像力 

發展音樂意念和掌握創作技巧,配合演奏和聆聽,以培養創意和想像力。

2.   發展音樂技能與過程

發展演奏的技巧以體驗和表現音樂,在實踐過程中,重視培養音樂想像力和音樂感。

3.   培養評賞音樂的能力

理解音樂並作出回應和評賞,以培養審美能力。

4.   認識音樂的情境

認識音樂的功能,並了解音樂與文化的關係。

教學策略
學校採用「三層架構推行模式」,以規劃及推行校本音樂普及教育。

 

第一層 - 全班式(校本)

為學生提供不同藝術形式和多元化的藝術學習活動,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發掘和發展藝術潛質。

 

  • 課堂:學生通過有系統的音樂學習,循序漸進地學習和應用音樂知識,發展音樂技能,以及評賞音樂的能力,拓寬對音樂的理解,培養創意,並連繫音樂與日常生活及地域文化的關係。

 

  • 跨科協作:加強跨學科和跨學習領域的協作,幫助學生聯繫不同範疇的知識和技能,並提升學習效能。

音樂與視藝  

音樂與視藝  

音樂與體育

音樂與圖書  

音樂與專題研習主題配合  

音樂與戲劇  

音樂與電腦

  • 多元智能課:透過多元智能課,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藝術經歷,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。

 

小一全級學生學習新興樂器-忘憂鼓

  • 可立小舞台:學校新設立的表演平台,讓學生進行不同類型的音樂表演活動,讓學生展示學習成果,提升學生的成就感。
  • 課外活動:舉辦不同類型的樂器班,不單培養學生對樂器的學習興趣,提升其音樂知識及技巧,更能提高其藝術修養與文化素質。

笛子

古箏

二胡

中國敲擊

揚琴

琵琶

 

 

第二層 - 抽離式(校本)

舉辦課外抽離式的增潤課程,讓在音樂藝術方面有卓越表現的學生能夠接受有系統和延伸的訓練。

  • 音樂精英團隊:

合唱團

中樂團

鼓樂團

手鈴隊

忘憂鼓隊

 

  • 善用社區資源,學生積極參與社區藝術活動及嗇色園特別活動的表演,拓闊他們的藝術經歷。

樂韻滿園-嗇色園

香港大學聲線研究所主辦國際性研討會

世界聲線關注日-珍愛聲線音樂會

趁墟@黃大仙

中國心·香港情·青年夢 –

慶回歸25周年青少年學習計劃青少年才藝匯演 

 

 川港人才交流計劃基礎教育研修交流團

第三層 - 校外支援

推薦特別資優的學生,參與校外的增潤和延伸課程所提供富挑戰性的學習機會。

  • 香港藝術發展局的校園藝術大使計劃




  • 香兒藝術發展基金「藝術體驗計劃
  • 亞太兒童擊樂大使計劃